Ghewww / koa-blog

Geek Repo:Geek Repo

Github PK Tool:Github PK Tool

从零开始的Koa实战

实战目的

  • 使用 Koa2 实现一个博客系统,支持内容发布、图片上传、文件导出/下载等,最终发布。

  • 对以往做的实战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 如果时间允许,会使用 Egg 进行重构。

技术和要点

  • 后端使用 Koa2 及其中间件、数据库使用 MongoDB、 前端使用 React+Redux+UI框架待定。

  • 要点:RESTful API、 JWT、 自动生成API文档、混合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PM2等。

实战章节

中间件使用

基础知识

什么是koa

Koa 基于 Node.js 平台的下一代 Web 开发框架,由 Express 原班人马打造的,致力于成为一个更小、更富有表现力、更健壮的 Web 框架。和 Express 不同,使用 Koa 编写 web 应用,通过组合不同的 generator,可以免除重复繁琐的回调函数嵌套,并极大地提升错误处理的效率。

阿里基于 Koa 开发了 Egg.js 企业级框架,在 Koa 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对它进行了一些增强,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和开发人员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异步编程模型

Node.js 是以回调函数(callback)形式进行的异步编程模型,这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回调函数嵌套,同步调用回调等。

为了解决异步编程的问题,可以采用 Promise(ES2015)、Generator、Async/Await(ES2017) 等方案。

Async function

Async function 是一个语法糖,在 async function 中,我们可以通过 await 关键字来等待一个 Promise 被 resolve(或者 reject,此时会抛出异常), Node.js 在 8.x 的 LTS 版本开始原生支持。

const fn = async function() {
  const user = await getUser();
  const posts = await fetchPosts(user.id);
  return { user, posts };
};
fn().then(res => console.log(res)).catch(err => console.error(err.stack));

Koa 的 app.listen() 做了什么?

先看一下 koa 的 application.js 文件里面的源代码:

/**
   * Shorthand for:
   *
   *    http.createServer(app.callback()).listen(...)
   *
   * @param {Mixed} ...
   * @return {Server}
   * @api public
   */

  listen(...args) {
    debug('listen');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this.callback()); // 这里传入了koa的 callback()
    return server.listen(...args);
  }

在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 app.listen(…) 实际上是http.createServer(app.callback()).listen(…) 方法的语法糖。调用 app.listen() 实际上就是去调用 node.js 的 http 模块来创建服务,并且创建成功之后会回调 app 的 callback

Koa 的 callback 做了什么?

从上面的代码中,我们看到在创建服务时,koa 使用了this.callback() ,这个 callback 具体做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源码:

const compose = require('koa-compose');
// ...

  /**
   * Return a request handler callback
   * for node's native http server.
   *
   * @return {Function}
   * @api public
   */

  callback() {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合并this.middleware里面的中间件

    if (!this.listenerCount('error')) this.on('error', this.onerror);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 这里接收了node.js的原生请求和响应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 在这里创建了上下文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 把上下文交由 handleRequest 处理
    };

    return handleRequest;
  }

首先是使用 compose 将应用的中间件 this.middleware 进行了合并,this.middleware 是一个数组,当我们调用 app.use(function) 来使用中间件的时候,会将中间件方法 push 到这个数据里面。

然后返回一个方法 handleRequest 来处理 node 的 http 请求。在 handleRequest 中接收请求时,不仅创建了上下文 ctx ,而且还调用了应用本身的 handleRequest 函数来处理请求。这其中有几个我们需要关心的东西:

  • compose —— koa-compose 中间件,用来对中间件进行合并
  • createContext —— 用来创建上下文
  • handleRequest——用来处理请求

后面会对其进行介绍。

什么是中间件

Koa 中间件是一个函数,是接收到请求到处理逻辑之间、处理逻辑到发送响应之间执行的一逻辑:

客户端请求到服务端-->中间件1-->中间件2-->服务端业务代码-->中间件2-->中间件1-->服务端响应到客户端

怎么使用中间件

Koa 的 app.use(function) 方法可以使用中间件,首先需要知道中间件是一个 function ,如:

app.use(async (ctx, next) => { // 中间件是一个function,可以接收两个参数:ctx和next
  const start = Date.now(); // 请求阶段执行的逻辑
  await next(); // 将请求的执行逻辑跳转到下一个中间件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 响应阶段执行的逻辑
  ctx.set('X-Response-Time', `${ms}ms`);
});

中间件使用示例

下面是来自Koa的例子,在页面中返回 "Hello World",然而当请求开始时,请求先经过 x-response-timelogging 中间件,并记录中间件执行起始时间。 然后将控制权交给 reponse 中间件。当一个中间件调用next()函数时,函数挂起并控件传递给定义的下一个中间件。在没有更多的中间件执行下游之后,堆栈将退出,并且每个中间件被恢复以执行其上游行为。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 x-response-time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await next();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ctx.set('X-Response-Time', `${ms}ms`);
});

// logger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await next();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console.log(`${ctx.method} ${ctx.url} - ${ms}`);
});

// response

app.use(async ctx => {
  ctx.body = '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中间件级联

中间件类似于一个过滤器,在客户端和应用程序之间处理请求和响应。

.middleware1 {
  // (1) do some stuff
  .middleware2 {
    // (2) do some other stuff
    .middleware3 {
      // (3) NO next yield !
      // this.body = 'hello world'
    }
    // (4) do some other stuff later
  }
  // (5) do some stuff lastest and return
}

中间件的执行很像一个洋葱,但并不是一层一层的执行,而是以next为分界,先执行本层中next以前的部分,当下一层中间件执行完后,再执行本层next以后的部分。

koa-middleware

let koa = require('koa');
let app = new koa();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1)
  next(); // next不写会报错
  console.log(5)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2)
  next();
  console.log(4)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3)
  ctx.body = '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 打印出1、2、3、4、5

上述简单的应用打印出1、2、3、4、5,这就是一个洋葱结构,从上往下一层一层进来,再从下往上一层一层回去,解决复杂应用中频繁的回调而设计的级联代码,并不直接把控制权完全交给下一个中间件,而是碰到next去下一个中间件,等下面都执行完了,还会执行next以下的内容。

app.use(function) 做了什么

app.use(fn) 将给定的中间件方法添加到此应用的 middleware 数组。

当我们执行 use() 时,会先判断传递的中间件是否是一个函数,如果不是就报出错误:

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再判断中间件是否是旧版的生成器 generator ,如果是,就使用 koa-convert 来转换成新的中间件,最后将中间件 pushmiddleware 数组里面。

 /**
   * Use the given middleware `fn`.
   *
   * Old-style middleware will be converted.
   *
   * @param {Function} fn
   * @return {Application} self
   * @api public
   */

  use(fn) {
    if (typeof fn !== 'function')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if (isGeneratorFunction(fn)) {
      deprecate('Support for generators will be removed in v3. ' +
                'See the documentation for examples of how to convert old middleware ' +
                'https://github.com/koajs/koa/blob/master/docs/migration.md');
      fn = convert(fn);
    }
    debug('use %s', fn._name || fn.name || '-');
    this.middleware.push(fn); // 中间件添加到数组
    return this;
  }

从上面的源码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在应用里面使用多个中间件时,koa 都会将它们放在自身的一个数组 middleware 中。

About


Languages

Language:JavaScript 98.2%Language:HTML 1.2%Language:Shell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