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yna / gitblog

Geek Repo:Geek Repo

Github PK Tool:Github PK Tool

普通人为什么要尽快提前还贷?

humyna opened this issue · comments

对普通人来说,尽快还房贷!

所有让你不要提前还贷的人,说来说去,核心逻辑就一条,全世界都在放水,钱会越来越不值钱。通胀可以稀释债务这个说法的漏洞在于通胀虽然能稀释债务,但稀释的不一定是你的债务。

通胀其实债务的隐藏条件是你的收入增加,资产增值,否则再大的通胀也跟你的债务毫无关系。一说到资产,很多人就会想起房子,但刚需房根本不是你的资产,它只是日用品,除非有很多套房产,否则房子涨到一个亿还是跌到一块钱,都跟你没有关系。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断舍离,彻底脱离现有的工作生活,卖了房子浪迹天涯。

大部分人的收入提升还是得靠工资和投资,而工资涨幅根本赶不上通胀。

工资的高低只跟两点强相关,一个是资本的流向,一个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大量资本涌入互联网行业,码农工资就高,大量资本涌入自媒体行业,网红收入就高,如果你所在的行业不被资本看好,那么在近几年的经的形势下,你的老板大概率已经快要吃不起饭,你指望他拿什么给你涨工资?

[开源],怎么尽量降低你的不可替代性,怎么用一个精力旺盛,用廉价的年轻人替换掉30多岁又拖家带口的你。

那换一条路投资行不行呢?有人说房贷利率也就年化6%左右,不急着还,我做个投资理财收益怎么也比这个高吧?如果真是你想的这么简单,银行为什么不去自己做,为什么要把这个利益让给你?因为他能看到你看不到的风险。

对普通人来说,所有的投资,要么是在股票,[基金市场]里被割的血肉模糊,要么是被各种资金盘,[杀猪盘]骗的血本无归。无数的资本,无数的人精,都在等着收割你手里多余的钱。你看上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上的是你的本金。除非你是专业的投资人,否则千万不要碰任何不保本的投资理财产品。

普通人唯一靠谱的投资机会就是提前还房贷。你没听错,因为提前还还房贷这个行为,相当于你用一笔钱买到了一个百分之百安全,[年化收益]6%,按月还本付息的理财产品。

普通人这一辈子能接触到的最优质的理财产品,就叫做提前还房贷。为什么提前还房贷的时候,很多银行都要收违约金?还款额3~5%的违约金可不是小数字,因为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放贷是要赚钱的,而且非常赚钱,你提前还贷这个行为降低了银行的预期收益,违约金相当于银行收取的赔偿金。反过来,后来也可以理解成你要买一个保本的年化收益6%的理财产品,银行实在不想卖给你,又不得不卖给你,所以用高额的手续费来设置门槛。

很多人张口闭口房贷是普通人这一辈子能在银行借到的最大一笔钱,只要我欠的够多,通胀来了,就能返给银行。我们假设[大通胀]真的来了,你的工资翻了十倍,债务被稀释到1/10,这时候银行给你返过了吗?怎么可能?

通货膨胀吃亏的是货币持有人,但银行并不是货币持有人,他欠给你的钱根本不是自己的,而是其他储户存在银行的,这就叫做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

很多人连最基本的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都分不清楚,张口闭口通货膨胀,提前还款,多愚蠢。然后自己的现金放在银行,拿着不到3%的年化还这6%的房贷,这就是一颗韭菜的自我修养。

搁我自己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叫[刻舟求剑],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难道不知道现在水**掉下去跑到江边是找不到的呢?长大以后才发发现还真有这种人。

而且很多时代赋予的无差别红利不可能一直存在,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周期结束之后,必然会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今后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普通人需要考虑的,口袋那几个铜板根本就没有操作的空间。

普通人最应该投资的不是股票,基金,房产,信托,而是自己的脑子。时代的红利会消失,但认知的红利永远存在。

**为什么银行不愿意让大家提前还款?
降低利率是鼓励有条件的家庭购房,结果却导致了提前还贷。

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社保资金的不足,结果很多年轻人不交社保了。

放开三胎是为了鼓励生育,结果人口却出现了负增长。

高房价为了鼓励年轻人奋斗,结果他们却选择了躺平。

很多人都会疑惑一个问题,还钱还能把银行还破产吗?

答案是确实会的。**

按理来说,银行应该希望你尽快还钱,以充裕[资金池]并支付利息进行高周转获益。

那为什么还款会让银行破产?

原因就是银行并不满足于你按月还款产生的缓慢利息。

比如你借贷100万5.88%的利率,还款周期30年,还款总额220万。

银行要是老老实实等30年,那钱两下就被借光了,不仅利润有限,还要考虑有人不还钱的各种坏账问题。

所以那么银行的实际操作是什么呢?

银行把你这张总金额220万的借条拿到手以后,会把它以150万的价格卖出去,这个售价是以你会老老实实稳定的还款来制定高低,也就是优质贷款和[次级贷款]。

房贷对银行来说就是优质贷款,你不还,我就把你房卖了,里外不亏。

于是买到这张借条的公司等于直接赚了70万到手,只是这70万需要30年才能兑现完毕,显然他们也等不了30年。

于是他们买了一大堆这种借条,凑了100亿,把这些借条作为一个整体打包投放在金融市场上。

然后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民生发展基金A1

谁都可以来买,标注为低风险,年利率为2.75%,然后很快手里有闲钱的客户群体就买光了这100亿,算上应支付给这些客户的2.75%的收益,净赚10亿到手。但支付给这些用户的钱也不是一下就付清的,所以实际上收益有远超10亿的资金,接下来的事相信大家也能想到。

比如先留下5亿去缓慢支付客户收益,假如可以稳定支付两年

剩下的90亿又可以到银行那里去买借条,买了借条银行又有钱借出去了,借条买到手又可以发基金债券,又会有客户买,客户买完又去找银行买借条,银行又有钱借出去

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每个人都背负到债务为止。

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出来说,我要提前还贷,100万30年220万的总还款额算上违约金,一共还款120万。

可银行已经把这张借条150万卖出去了,买到借条的人把它按220万的价格卖给市场了,现在有人提前还了款,相当于220万的收益不存在了,120万的利润不存在了

要是只是十个人一百人这么干,银行可以闷声吃这个亏,因为利润大兜得住,但是如果100万人都要提前还款呢?

所以,这就是银行为什么不希望你提前还款的原因。

他们的算盘是,老韭菜高息套牢,新韭菜降息买房。这样钱赚到了,房也卖掉了。

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现在的做法是,老韭菜借的钱丢给银行,新韭菜不当了,不玩了,利息再低也不借了。

他们以为老韭菜和新韭菜是两个世界,其实他们就是同一群人。

房子有居住属性和金融属性,居住是体验爽不爽,金融是借来的钱值不值。现在房屋溢价大部分来自于[金融属性],但是如果房子不涨了,跌了赔钱了,金融属性没有了,之前借来的钱产生不了增值,那最好的方案就是还掉钱,缩减投资避免更大的损失。

老韭菜不投资,自然市场上没有了新韭菜,要不然在住房自有率超过90%的**,哪里还有那么多首套首贷的刚需人群。

之前火热时候的刚需,不过是通过离婚,过户折腾出来的投资名额。当然,真的等房结婚的年轻人,也在迅速减少,不是人口断崖了,而是可以不结婚了。

老韭菜不投资,新韭菜不结婚,面对难以回头的房价,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