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zworks / real-world-haskell-cn

《Real World Haskell》中文翻译项目

Home Page:http://cnhaskell.com

Geek Repo:Geek Repo

Github PK Tool:Github PK Tool

第一章对 interpreter 的翻译不统一

liancheng opened this issue · comments

第一小节将Hugs和ghci称为“解析器”,而第二小节标题又将ghci称为“解释器”。实际上二者对应的都是interpreter,“解释器”更符合简体中文习惯。

@liancheng @huangz1990 看来需要一个专门的页面,把一些约定的术语写在里面,后面的翻译的时候也有个参照.

查了一下后续章节,第10章中的parser也译作“解析器”,也与第一章冲突了。

@hepin1989 除了术语表之外,还可以用reST的substitution功能,例如:

Parser是\ |parser|\ ,interpreter是\ |interpreter|\ 。

.. |parser| replace:: 解析器
.. |interpreter| replace:: 解释器

编译后效果:

Parser是解析器,interpreter是解释器。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可以统一术语翻译,第二可以轻松替换术语的译法。

里面没有使用
Parser(解析器),interpreter(解释器)这样的么?这样的翻译方式也行.

substitution + 1

ghci 我看到很多都不翻译的。还有批量替换,我最喜欢了,我重新看一章,马上批量地把每一个句号后面加上换行。便于和英文的句子对应。毕竟都是一句句英中对照的。不知道huangz会不会合并我的版本,不过,我看过之后,我会把多余的换行什么的,合并的.

@sancao2 progit2-zh 用的一种不同的转译工具,所以他们保证英文和中文是一句一换行对应的,然后出来的结果仍然不分段。我们这边好像不行吧?

我简单的替换了一下,然后我先看下去把,大不了合并不了。反正我要让自己看得爽,效率也要高。@hbrls 那东西太先进了,学习要成本呀。

谢谢 @liancheng 以及几位的讨论,项目目前已经有了翻译约定,译者只要按照翻译约定对内容进行翻译就可以了。

目前项目里面的确有一些章节,对于相同的术语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但这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将来项目翻译完毕之后,只要有一个人总览全文进行修正就可以了。

是的,简单替换,不过一个小时的事情,我就干过。昨天,我发现我的标点和其他作者不统一的,我习惯用英文的半角标点,而不是中文的全角标点,这样不会有乱码比如在代码注释中。但是不统一看起来真别扭。所以我花了一个小时将我的标点都正则匹配出来,然后替换了。。。和代码重构不是一回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出来再说。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Knuth。